托小班“美工區”的設置

《上海市學前教育綱要》和《上海市0-3歲嬰幼兒教養方案》中指出:2-3歲的幼兒對鮮明的色彩感興趣,這一階段的幼兒喜歡用各種材料塗塗畫畫,喜歡用粘貼、繪畫等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因此,美工區域活動就成瞭幼兒園托小班區域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以下就從其功能價值、創設要求、材料投放、觀察指導、拓展延伸幾方面進行介紹。 一、美工區概述和功能 我們常常可以發現隻要孩子手上有瞭一支筆,他們就喜歡在所見之處 桌子、墻壁、地上等到處塗塗畫畫,可見繪畫是他們的天性,這個塗塗畫畫的過程,既是遊戲也是學習。鑒於幼兒的年齡特征,美工區是一個讓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小天地,它為幼兒的遊戲、學習與創作提供適當的環境和條件,營造寬松、愉快而有要求的氛圍,幼兒自由觀察、欣賞,任意選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與同伴友好地合作,有條理地進行各種美術活動,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情感與認識,從而發展幼兒的審美能力。美術區的功能有如下幾個方面: 培養對色彩的興趣 五彩繽紛的顏色是最容易引起幼兒註意的,也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我們發現幼兒在開始用色時情緒比較高漲,在塗鴉過程中會根據自己對色彩的愛好選擇顏色,他們並不是按照物體的固有顏色去安排自己的畫面色彩。 掌握美工技能技法 美工活動中包含的技能技法很多,比如繪畫中的用筆、塗色,玩紙中的撕、貼、剪,泥工中的團、捏、搓 ,幼兒能在美工區的遊戲中自然而然的運用不同的技能以完成作品。 接觸各類美工工具 從剛開始面對固體膠、毛筆、剪刀等工具的不知所措,到後來能運用自如,幼兒對各種美工工具從陌生到熟悉都離不開在美工區中的使用。 發展手部小肌肉動作 塗鴉、玩色、撕紙、玩泥等既是美工活動,也是一種動作遊戲。幼兒在活動的同時,培養瞭手眼協調的能力,發展瞭手部小肌肉的動作。 發展幼兒的創造性 由於美工區域活動為幼兒提供瞭大膽探索與實踐的空間和時間, 可以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通過提供幼兒可操作的環境和各種活動材料,讓幼兒在和環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動地得到發展。 二、美工區環境創設的基本要求 1.自由的傢庭式環境。 《03方案》中指出: 營造清潔、安全、溫馨的傢庭式環境,提供方便、柔和、易消毒的生活設施,保障嬰幼兒身心健康和諧地發展。 因此在美工角設置之初,可以如同幼兒在傢一樣比較自由,教師可為幼兒準備1-2個畫架,畫架下放著蠟筆或水彩筆,等著孩子們來使用,孩子們可以隨時取拿畫紙,並用夾子夾在畫架上開始繪畫,通過這樣一個自由的傢庭式的環境來吸引每個幼兒參與活動。 2.合理寬松的空間位置。 美工區的位置選擇既要靠窗口,讓幼兒在光線充足的地方進行操作,有利於對顏色的辨識、保護幼兒視力;還需靠近水源,方便清洗;此外還要留有足夠大的活動空間,在適合進行個別活動的同時,稍作調整後也能進行小組的活動;大型的塗鴉甚至可以放在室外進行,避免瞭幼兒彼此之間的擠推。 3.可供模仿的作品展示 2-3的幼兒喜歡重復,嘗試模仿小朋友和老師的行為,因此這裡的作品展示既可以是真實的物品、照片,給幼兒美的感受,也可以是老師的范例,讓幼兒知道該如何進行操作、遊戲,並在模仿的基礎上進行創造;還可以是小朋友自己完成的作品。當然這些作品並不是簡單的、直接的貼在墻上,而是老師根據活動的目標經過構思後呈現出來的。如,孩子刷出來的小動物剪下後分別生活在陸地、天空和水裡;拓印出的美麗花朵按著顏色不同插在瞭對應的花瓶裡;美麗的小雨點大大小小的垂掛在空中,讓幼兒在相互欣賞中受到鼓勵,並豐富瞭相關的知識經驗。 4.井井有條的材料放置 我們都知道美工區的材料較為繁復,如果老師不能有意的設計擺放方法和位置,就會讓幼兒無從下手,或是不利於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特別是對小年齡幼兒來說更是如此。《03方案》中提出 物品放置取用方便、有序,有相對的穩定性。 因此,美工區材料的放置要井井有條,相對穩定,這樣便於幼兒拿取和歸還原處。為瞭讓美工區的東西一目瞭然,便於幼兒取放,我們可以使用不同大小、顏色或形狀的器皿來放置,並在器皿上貼上不同的標志。比如,不同顏色的粘貼材料放在多格的塑料積木中(反置),彩筆可以用經過處理的豆腐盒子,而剪刀則是將薯片筒修飾後插入,各種各樣的美工作業紙我們按照它們的種類及難易程度分別用淺邊的托盤裝好,擦手用的小毛巾用彩色掛鉤掛在美工區的墻面上。這樣幼兒在歸還物品時就會感到輕松,也便於教師隨時檢查幼兒使用材料的情況,並及時補充以免出現材料不足的情況。 5.結合主題的隨時調整 美工區內的活動內容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可隨主題的變化而變化,根據主題的 內容與要求 在活動區中投放或調整相應的材料,加深幼兒對主題活動的印象或理解,鞏固幼兒所獲得的經驗。 三、美工區投放的基本材料 1.矮櫃:既可以進行區域間的間隔,也可以分類擺放各種美工材料。 2.各類塗鴉工具 各種各樣的筆 包括小面積繪畫的記號筆、油畫棒、水彩筆,大面積塗色的排刷、毛筆等。 顏料 給幼兒使用的顏料不應成瓶擺放在區域中,而是根據當天活動的內容適量提供,並盛放在墊有海綿的容器中,這樣既能控制幼兒蘸取顏料的量,也不易打翻。 自制塗鴉工具 生活中許多材料都能提供給幼兒操作並產生較好的效果。如蔬菜的根莖拓印出美麗的花朵;圓圓的套筒印出小魚吹出的泡泡;小小的牙刷刷出天空的細雨 3.各類紙張 背景紙 為瞭吸引幼兒的目光、給幼兒的操作提供暗示,在紙張準備上可以打破傳統的白色的、長方形紙張,而是為幼兒準備一些各種各樣有造型輪廓的紙,比如撕貼面條時使用裝飾過的圓形背景紙,就象小盤子;用彩泥制作蘋果時,一棵大樹就成瞭蘋果的傢。 操作用紙 根據活動的內容和幼兒的實際水平提供不同材質、大小的操作用紙。如剛開始使用剪刀時,寬度必須是讓幼兒能一刀剪斷的(小草),然後才是3-5厘米寬的距離(薯條),再慢慢越加越寬,多層次呈現。 4.清潔工具 在美工活動中清潔工具是必不可少的,比如供幼兒粘貼時擦手用的小毛巾,方便幼兒洗筆的小桶等。 5.保潔用品 對小年齡的孩子來說,常會在美工活動中不小心把衣服弄臟,把顏料打翻,因此保潔的桌佈、圍裙、抹佈等必不可少,這樣可以讓幼兒毫無顧忌的玩、盡興的玩。 6.剪刀 在剪刀的選擇上一定是圓頭的安全剪刀,還可提供能剪出各種花邊的花邊剪刀,既滿足各種需要,又增加活動興趣。 7.彩泥和模具 彩泥的顏色不宜過多,可以先從一種顏色開始,並創設一定的情景讓幼兒操作。還可以從使用模具開始,讓幼兒較容易地獲得具體造型,有成功感,再逐漸過渡到創造性造型。 在上述材料投放的過程中,老師還需要考慮幾個因素:①材料要豐富,尤其是幼兒用的各種紙張,擺放要便於幼兒隨取隨用;②材料應根據幼兒發展水平及結合主題活動逐步投放,隨時更換;③充分利用廢舊材料,做到勤儉節約,並讓孩子在操作過程中能獲得多種感知經驗。 四、美工區的觀察視角 由於美工區的活動內容多種多樣,並不能一一列出所有活動的觀察指導要點,因此僅在此提供教師觀察指導的一些視角: 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幼兒對美術工具的選擇(蠟筆、毛筆、刷子、顏料、泥工模具等) 幼兒在活動中動作的協調性(如塗鴉中的握筆;玩紙中的撕、團、揉、剪、貼等;泥工中掰、團、捏、搓等動作) 相應的美術技能水平 在活動過程中是否有伴隨性語言或想象。(如願意告訴別人自己所畫或制作的內容;它們在幹什麼 ) 活動後是否有整理的意識或行為(廢紙放進籮筐、用品無歸原處 ) 五、美工區與其他區域的聯系與滲透 由於我們為孩子提供瞭開放、互動的活動區域,我們經常會發現,總有孩子將美工區的物品悄悄地挪到另一個區域去玩,那何不大膽地讓美工區的作品和其他區域中的物品互動起來,相互滲透並運用於環境創設中。 美工區與娃娃傢 娃娃傢的餐桌上,好吃的面條、圓圓的湯圓都是我們孩子自己制作,還有墻壁上繪制的爸爸媽媽照片和裝飾的像框,看在眼裡分外親切。 美工區和精細動作區 托小班的精細動作區域內,給小動物喂飯是必有的內容,除瞭一些實物外,孩子自己剪制的餅幹、制作的青菜都是小動物愛吃的東西呢。 美工區和感知操作區 在感知操作區域內,美工區的作品較多運用於環境的創設中:敲敲打打時,孩子戴上自制的頭飾扮演角色,既充滿瞭情趣;搭建動物園時,孩子裝飾的小動物成瞭裡面的主角。 美工區和閱讀區 在美工區中自制圖書,塑封後放置在閱讀區中,這樣的圖書孩子特別的喜歡,樂於反復翻閱。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讓美工區與其它區域充分互動,讓我們的孩子在遊戲中玩得更加自由大膽,更加積極主動,更富有創造性。附:美工角活動舉例活動名稱:下雨啦(托班下學期) 環境創設:墻面上背景(大樹、小河、花朵、房子 );背景圖前覆蓋透明紙 基本材料:大刷子、毛筆、牙刷、梳子;藍色顏料;用白色蠟筆畫的小雨點輪廓 觀察要點: 1.是否喜歡使用各種材料塗刷,變出不同的雨點; 2.使用刷子、梳子刷雨點的過程中蘸取的顏料是否適量。 3.在塗鴉、粘貼雨點的同時是否伴隨語言,表述雨點落在哪裡。(如雨點落在花朵上、雨點落在大樹上 ); 4.可拓展的之處:可以將幼兒畫好的雨點塑封後串連,制作成雨點垂掛物,進行主題裝飾。活動名稱:寶寶花屋(小班) 環境創設:墻面上展示各種插花的圖片;各種花朵簡單的制作步驟;桌面上各種各樣的花瓶、經過裝飾的廢舊紙盒 基本材料:各種顏色的手工紙、包裝紙;制作花莖的粗細吸管、紐紐棒;固體膠;剪刀 觀察要點: 1.幼兒能否使用各種材料制作不同的花朵(剪貼、拓印、繪畫) 2.制作花朵過程中對哪些材料感興趣,是否遇到困難? 3.能否根據紙盒上孔的大小插入對應的花朵 4.能否根據花瓶上的數字插入相同數量的花朵活動名稱:小蝌蚪找媽媽(小班) 環境創設:春天的背景(柳樹、小河、荷葉) 基本材料:錄音機;故事磁帶;綠色手工紙;黑色顏料;蠟筆;抹佈;圖書《小蝌蚪找媽媽》的半成品 觀察要點: 1.幼兒是否能用手指拓印的方法來繪制小蝌蚪; 2.在根據圖示折疊青蛙媽媽的過程中是否遇到困難?如何解決? 3.能否根據荷葉上的數字來擺放相同數量的青蛙 4.是否能自制圖書,並在欣賞故事的基礎上翻閱自制圖書、看看講講。活動名稱:生日快樂(小班) 環境創設:寶寶過生日的快樂照片;各種蛋糕的圖片 基本材料:彩泥;不同花紋的模具;廢舊紙盒;一次性盤子 觀察要點: 1.在搓、團、捏彩泥過程中動作的協調性; 2.是否能使用模具刻畫出完整的花紋圖案; 3.是否能根據蛋糕的圖示進行有規律的裝飾,或是自創不同的裝飾? 4.在制作 蛋糕 的過程中是否伴有語言或想象(我做的是 蛋糕) 5.知道自己要過幾歲生日,並插上相應的蠟燭;

(責任編輯:李靜)




新東台中洗水塔方網小學官方微信:新東方小學?(微信號:xdf_xx各級學校抽化糞池

最新小學一般家庭抽肥熱點資訊、小升初資訊、各年級學習輔導、傢長知識堂,請掃一掃二維碼,關註我們的官方微信!?
arrow
arrow

    vnf717jr7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